深呼吸,不要“帕” | 世界帕金森病日

首页    节日及纪念日    深呼吸,不要“帕” | 世界帕金森病日

2025411

是第29

世界帕金森病日

全球400万患者中170万人在中国

帕金森已成为

中老年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

“第三杀手”

 

 

我国60岁以上人群的帕金森患病率为1%,5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有200多万帕金森病患者,患病率与欧美国家接近。帕金森的发病已经开始呈现低龄化。特别是中青年型帕金森病患者(40岁以下发病)也是与日俱增。

帕金森常见症状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最早由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发现,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明确,大多由年龄老化、遗传代谢、环境毒物、感染、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大量变性、丢失及死亡,不能产生足量的多巴胺而出现临床症状。多巴胺对于调节人体动作灵活性、维持身体姿势有着重要作用。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从目前的研究程度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遗传因素:约10%患者有家族史,多项研究表明,SNCA、PINK1、LRRK2、PARK7,PRKN等基因与该病的关系相当密切。

环境暴露:长期接触农药(如鱼藤酮)、重金属(锰)或工业化学物。

年龄与性别:65岁后发病率陡增,男性患病率为女性2倍。

其他诱因:脑外伤、慢性压力、肠道菌群失衡。

 

 

 

帕金森病在现阶段无法治愈

药物只能缓解相应症状

早期漏诊率高

26%患者能在初期确诊

非运动症状常被忽视

 

 

帕金森患者通常有以下症状:

 

1. 运动症状(核心诊断依据)

○ 静止性震颤:手部“搓丸样”抖动,休息时明显,活动时减轻。

○ 肌强直:肌肉僵硬如“齿轮样”或“铅管样”阻力。

○ 运动迟缓:动作变慢、写字变小(小写症)、面部表情减少(面具脸)。

○ 姿势障碍:步态不稳、易跌倒,晚期出现“冻结步态”。

 

2. 非运动症状(早期预警信号)

○ 嗅觉减退:约90%患者早期出现。

○ 睡眠障碍:快速眼动期行为异常(夜间大喊、踢打)。

○ 自主神经问题:便秘(早于运动症状数年)、直立性低血压。

○ 精神症状:抑郁(50%患者)、焦虑(70%患者),晚期可能发展为痴呆。

 

对于帕金森病,经常会有一些认知误区,常见误区有以下几点:

误区一:“手抖就是帕金森病”

科学解读:生理性震颤、特发性震颤更常见,需结合其他症状判断

 

误区二:“仅老年人患病”

科学解读:5%-10%患者50岁前发病(早发型PD)

 

误区三:“帕金森病无法治疗”

科学解读:药物+手术+康复可显著延缓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四:“完全由遗传决定”

科学解读:环境因素占主导,遗传性病例不足10%

 

 

 

虽然目前尚无确切的方法

完全预防帕金森病

但是通过一些措施

可以降低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

 

 

日常生活中做好以下几点,可帮助降低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

 

1. 加强体育锻炼

多项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可以改善身体的多巴胺水平,有助于预防帕金森病。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或骑自行车等。

 

2. 健康饮食

均衡的饮食对于维持神经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建议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特别是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深色蔬菜和水果,它们可以帮助减少氧化应激,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同时,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肠胃功能障碍,而益生菌能够保持、调节或恢复肠道微生物的平衡,也有助于降低帕金森病的风险。

 

3. 避免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

如前所述,长期接触某些有毒化学物质,农药、重金属和溶剂等,可能增加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因此,应尽量减少接触这些物质,特别是在工作环境中。如果无法避免,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服、手套和口罩等。

 

4. 保持充足睡眠

有证据表明,帕金森病的睡眠-觉醒节律平衡紊乱可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睡眠对于大脑的健康和修复至关重要。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神经细胞损伤以及氧化应激等,从而增加患帕金森病的风险。

 

5. 压力管理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工作压力过大,患上帕金森病的风险也会升高。建议采取有效的管理压力策略,如进行冥想、瑜伽或其他放松技巧,以帮助减轻压力和焦虑。

 

上述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消除患病的风险,因此,定期体检和咨询医生的建议非常重要。特别是“嗅觉丧失+便秘+RBD睡眠障碍组合”,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神经科做评估。如果有任何相关健康问题或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疗专业人员。

 

 

 

 

配图:包图网 & 千图网 & 新浪微博

 

引用: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rdp201713

 

 

 

- END -

 

2025年4月11日
浏览量:0
收藏

行业大事实时更新

惠医新闻报道

JOURNALISM